聚焦人才培养,共促专业发展 | 建筑学院召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3-03 14:01 点击量: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适应时代对新造价人才的需求。12月1日,在办公楼328会议室,召开鲁班绿智数字智能产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建筑学院霍达副院长主持,建筑学院院长宋丽辉、工程造价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产业学院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的专家分别为: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建造师,工程管理系原副主任王炳霞;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城市建设学部副主任张卫华;防灾科技学院副教授,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崔淑艳;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广联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数字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院校产品中心总监朱溢镕;北京一砖一瓦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一砖一瓦市场总监袁志会。
霍达副院长首先在致辞中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并对会议背景、主旨、与会人员进行了介绍,同时表示高校是人才聚集与培养的高地,要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设置,提高产业人才供给质量,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可以促成各方的高效交流与合作,为修订更符合产业需求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建言献策。
宋丽辉院长随后对工程造价专业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强调本次研讨会针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是制定出能够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既具备应用能力、复合能力又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并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专业负责人李文静老师从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实施情况、专业方案执行措施四个方面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介绍,指出为打造符合行业需求、具有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造价人才,工程造价专业进行了科学、融合、交叉的综合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在建筑行业绿色、智能、数字的发展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是以BIM技术、智慧管理为特色,培养具有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针对这一主题,现场资深学者与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朱溢镕工程师基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出专业培养可针对对象进行细化,以技术驱动的角度,与时俱进,由点向全过程,由传统建筑到大数据支撑,增加专业多角度融合可塑性。王炳霞副教授从产业发展出发,优化教学内容,建议可适当减少基础课程学时,增加专业实践类课程,增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张卫华副教授指出,面向工程实际,以工程造价概论为基础,可增加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土木类课程比重,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崔淑艳副教授表示,为丰富学生专业视角,可考虑多维度增加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如新型装配式结构应用。袁志会工程师从企业角度谈到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的正向数字、智能发展,除了基础专业理论的培养,结合现代技术的可视化课程展示模式正逐渐代替传统课堂成为主要授课方式。
研讨会最后议程,工程造价专业各专职教师从教学角度,就行业发展、产业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同各位学者及专家进行交流与沟通。霍达副院在最后总结了会议主要内容,并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表示感谢。
结合本次研讨会内容,以产业链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与工程造价专业智慧管理优势特色,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程造价专业将构建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升级新方案。
